剛好就在一年前,開始了小腳丫的課程,起初因為不想讓才剛滿三歲的小朋友上幼兒園,但又希望他能接觸同儕,並且有練習短暫與照顧者分開的機會,剛好這時候,遇到熟悉的老師開辦了這堂「帶孩子緩慢體驗生活」的課程,正是媽媽尋尋覓覓的學前教育方式!因此,萊恩開始了這為期一年,共六期的成長啟蒙課!
因為上課時間,平時的照顧者是不會在小朋友身邊的,僅能透過老師提供的照片、孩子回家的描述反應與老師家長間的溝通,來了解上課的內容。不曉得是不是剛好,這6期以來,小腳丫一同長大的朋友們年紀相仿,所以小腳丫的課程方向,也跟著這批孩子的成長需要前進,課程設計與重點也似乎隨著小朋友的特質設計著。
觀察並紀錄Ryan學習的歷程,大概是這樣的~
3歲到3歲半左右:
- 克服分離焦慮:第一次自己與父母分開3個小時,首先需要學的就是「獨立」,要學會轉身和媽媽說再見、自己走進教室、與老師同學們在一起,勇敢不哭的上完課
- 常規訓練:練習聽指令、學會自理,在老師協助下,與同學一起學會排隊、禮讓和自律。
- 練習大小肌肉:這時期大部分的教具與活動,似乎都在鍛鍊小朋友的大小肌肉,透過音樂律動和想像力情境,利用生活中看得到的物品,讓小朋友操作與遊戲
- 美的教育:透過五感體驗,小朋友接觸過花草、泥土、食物、色彩與水,在一定程度的保護下,小孩可以隨心所欲的看、摸、聞與嘗,滿足他們天生的好奇心
3歲半到4歲
- 表達與分享:這時期的課程,開始請小朋友帶玩具來向同學介紹與分享,每周也安排一位小朋友帶自己喜歡的書,說故事給大家聽。也是這時候才發現,原來Ryan說故事不是邊看圖邊用自己的話描述,而是「逐字念」...是說我講故事給他聽的時候,也沒有這樣啊! (苦惱)又是一個遺傳到媽媽沒創意的概念嗎..
- 節慶主題教學:也許小朋友較大了,對於季節變化、節慶活動比較有感,所以這階段的課程,也配合時節安排了主題活動,像是聖誕節布置聖誕樹、手做聖誕雪人和聖誕老人卡片;農曆年節也配合做了大元寶、寫春聯、包水餃的活動;元宵的時候做了燈籠、還包了潤餅。
- 合作與創作:透過老師的引導,小朋友們可以合力完成獨一無二創作作品,雖然我不清楚討論的細節,也許不是非常具象或是符合美觀標準的成品,但透過Ryan口中的描述與反應,聽得出他對作品非常有歸屬與認同感的。這也是整個系列課程中最讓我驚豔的地方!
4歲之後
- 專注能力:許多小朋友也到了準備上學的年紀,這時期的小朋友也漸漸較穩定,以往帶著兩行淚、想到就哭一下的Ryan,漸漸也可以穩定的獨立完成3小時的課程,而且還挑戰過從早上課到晚上8點的「圍爐派對」,小人們的轉變不容忽視。老師也特別在活動與教具設計上,引領小朋友加強於專注的課題,為了培養將來上學後學習的能力。
- 情緒教育:觀察小朋友與老師的互動,也從以往老師說1小朋友回答2的雞同鴨講,變成可以互相對話,甚至辯論的情況了,4歲的小人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,「可是...、但是...」總是掛在嘴邊,不再全盤接受大人給的指令,並且勇於表達自己不同的聲音。也因為到了這個時期,更感謝遇到了這群老師,他們對於這些小孩的怪意見,全部真心的去聆聽、去回應,把他們當作大人一樣的對等關係去對待。
剛結束這6期、一周一天、各3小時的小腳丫課程,每次期末老師都會安排親子共同參與的「戶外教學活動」,這一年來我們一起玩過自己到郵局寄信、捷運公園野餐、親子做月餅、遊街叫賣花和水餃,最後還到北投大玩大地遊戲、煮溫泉蛋與圖書館闖關和借書。或許沒有花俏的作品展、沒有昂貴精緻的噱頭,可是這些活動就是最棒的學習成果展了!
Ryan靦腆的笑容好可愛喔!姨都要融化了~~~(啾)
回覆刪除謝謝阿姨!下次來抱一下
刪除